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纯水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: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,美国临床病理学会(CAP)试药级用水标准,美国测试和材料实验社团组织(ASTM),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委员会(NCCLS),美国药学会(USP)等。同时,我国也有相应的纯水标准:中国国家电子级超纯水规格GB/T11446-1997和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GB6682-2008等。
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GB6682-2008标准
|
PH
25°C
|
电导率
25°C μS/cm
|
电阻率25°C
MΩ*cm
|
可氧化物质
以(O)计 mg/L
|
吸光度
254nm,1cm
|
蒸发残渣 mg/L
(105±25°C)
|
可溶性硅
以(sio2)计,mg/L
|
一级
|
--
|
≤0.1
|
≥10
|
--
|
≤0.001
|
--
|
<0.01
|
二级
|
--
|
≤1.0
|
≥1
|
<0.08
|
≤0.01
|
≤1.0
|
<0.02
|
三级
|
5.0-7.5
|
≤5.0
|
≥0.2
|
<0.40
|
--
|
≤2.0
|
--
|
中国国家电子级超纯水规格GB/T11446.1-1997
|
电阻率
25°C
MΩ*cm
|
硅
≤μg/L
|
铜
≤μg/L
|
锌
≤μg/L
|
镍
≤μg/L
|
钠
≤μg/L
|
钾
≤μg/L
|
氯
≤μg/L
|
>1μm颗粒
≤个/ml
|
细菌
≤个/ml
|
硝酸根
≤g/L
|
磷酸根≤μg/L
|
硫酸根≤μg/L
|
TOC
≤μg/L
|
EW-I
|
≥18*
|
2
|
0.2
|
0.2
|
0.1
|
0.5
|
0.5
|
1
|
0.1
|
0.01
|
1
|
1
|
1
|
20
|
EW-II
|
≥15 **
|
10
|
1
|
1
|
1
|
2
|
2
|
1
|
5
|
0.1
|
1
|
1
|
1
|
100
|
注*(95%时间不低于17),**(95%时间不低于13)
美国临床病理学会CAP试药级用水标准/美国临床检查标准化委员会NCCLS用水标准
|
电阻率25°C
MΩ*cm
|
氧化矽
mg/L.max
|
重金属
mg/L.max
|
KMnO4消毒
分.min
|
钠
mg/L.max
|
氨
mg/L.max
|
微生物
|
PH值
|
CAP-Ⅰ
|
≥10
|
0.01
|
0.01
|
60
|
0.1
|
0.1
|
微少
|
6.0-7.0
|
CAP-Ⅱ
|
0.5
|
0.01
|
0.01
|
60
|
0.01
|
0.01
|
微少
|
6.0-7.0
|
CAP-Ⅲ
|
0.2
|
0.01
|
0.01
|
60
|
0.1
|
0.1
|
微少
|
6.0-7.0
|
NCCLS
|
≥10
|
0.05
|
--
|
--
|
--
|
--
|
10
|
--
|
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水质标准
|
TypeI
|
TypeII
|
TypeIII
|
比电阻(MΩ.cm.25°C)
|
≥16.66
|
1.0
|
1.0
|
氧化硅(mg/L.max)
|
-
|
-
|
-
|
重金属(mg/L.max)
|
-
|
-
|
-
|
高锰酸钾试验(分.min)
|
60
|
60
|
60
|
钠(mg/L.max)
|
-
|
-
|
-
|
氨(mg/L.max)
|
-
|
-
|
-
|
微生物
|
-
|
-
|
-
|
PH值
|
-
|
-
|
6.2-7.5
|
2010版《中国药典》纯化水及注射用水标准及检验项目
检验项目
|
纯化水
|
注射用水
|
酸碱度
|
符合规定
|
-
|
PH
|
-
|
5-7
|
硝酸盐
|
<0.000 006%
|
同纯化水
|
亚硝酸盐
|
<0.000 002%
|
同纯化水
|
氨
|
<0.000 03%
|
同纯化水
|
电导率
|
符合规定,不同温度有不同的规定值,例如<4.3µS/cm@20°C;<5.1µS/cm@25°C
|
符合规定,不同温度有不同的规定值,例如<1.1µS/cm@20°C;<1.3µS/cm@25°C;<2.5µS/cm@70°C;<2.9µS/cm@95°C
|
总有机碳
|
0.50mg/L
|
同纯化水
|
易氧化物
|
符合规定
|
—
|
不挥发物
|
1mg/100ml
|
同纯化水
|
重金属
|
<0.000 01%
|
同纯化水
|
细菌内毒素
|
—
|
<0.25EU/ml
|
微生物限度
|
100个/1ml
|
10个/100ml
|
注: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两项可选做一项。
一、纯化水(Purified Water )
纯化水H2O 18.02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、离子交换法、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,不含任何添加剂。
二、2010年版药典检验项目
1.性状
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;无臭,无味。
2..酸碱度
取本品10ml,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,不得显红色;另取10ml,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,不得显蓝色。
3.硝酸盐
取本品5ml置试管中,于冰浴中冷却,加10%氯化钾溶液0.4ml与0.1%二苯胺硫酸溶液0.1ml,摇匀,缓缓滴加硫酸5ml,摇匀,将试管 于50°C水浴中放置15分钟,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 液[取硝酸钾0.163g,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,摇匀,精密量取1ml,加水稀释成100ml,再精密量取10ml,加水稀释成100ml,摇 匀,即得(每1ml相当于1µgNO3)]0.3ml,加无硝酸盐的水4.7ml,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,不得更深(0.000 006%)。
4.亚硝酸盐
取本品10ml,置纳氏管中,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(1→100)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(0.1→100)1ml,产生的粉红色,与标 准亚硝酸盐溶液[取亚硝酸钠0.750g(按干燥品计算),加水溶解,稀释至100ml,摇匀,精密量取1ml,加水稀释成100ml,摇匀,再精密量取 1ml,加水稀释成50ml,摇匀,即得(每1ml相当于1µgNO2))0.2ml,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.8ml,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,不得更 深(.0000 02%)。
5.氨
取本品50ml,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,放置15分钟;如显色,与氯化铵溶液(取氯化铵31.5mg,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)1.5ml,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,不得更深(0.000
03%)。
6.电导率
电导率 ≤2µS/cm (电阻率≥0.5 MΩ.CM)
7.总有机碳
不得过0.50mg/L(附录VIII R)。
8.易氧化物
取本品100ml,加稀硫酸10ml,煮沸后,加高锰酸钾滴定液(0.02mol/L)0.10ml,再煮沸10分钟,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。
9.不挥发物
取本品100ml,置105°C恒重的蒸发皿中,在水浴上蒸干,并在105°C干燥至恒重,遗留残渣不得过1mg。
10.重金属
取本品100ml,加水19ml,蒸发至20ml,放冷,加醋酸盐缓冲液(pH3.5)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,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,摇匀,放置2分钟,与标准铅溶液1.0ml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,不得更深(0.000 01%)。
11.微生物限度
取本品,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,依法检查(附录XIJ),细菌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超过100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