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个人而言,饮水水源、输水管道等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,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保证饮水量和尽可能饮用健康水。
说到饮水量,很多人都听过“8杯水”的概念。其实,它来自1945年美国NRC(美国营养学会)《膳食推荐量》的规定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的“8杯水”是指扣除食品中所含的水分后,每天应获得的水分,饮料、汤等提供的水分不能算在内。
随着研究的发展,8杯水这个比较笼统的概念逐渐被取代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推荐,成人女性每天应饮水2.2L以上,男性则为2.9L,而高温环境下劳动者和孕妇的饮水量还需增加近一倍。
遗憾的是,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饮水量,造成脱水。2003年,WHO认为当人体水分损失1%时,就会造成热应激损害,运动能力下降;损失4%,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两三成;而脱水达5%时,就会使注意力降低、嗜睡。
如果说这些还只是短期脱水的危害,脱水的长期影响其实更严重。《新英格兰医学》杂志曾经对4.8万个成年男性进行长达10年的研究,在充分考虑到吸烟等致癌因素后,得出这样的结论:每天喝水不到1.3L的男性患膀胱癌的几率为正常饮水者的2倍。而通过核磁共振发现,脱水还会导致大脑萎缩,使脱水者的大脑比普通人老化14个月。尽管这种脑萎缩通过及时补水可以恢复,但是长期脱水,则会损伤认知能力,极易引起大脑痴呆症。
值得注意的是,脱水对某些特定人群的影响更大。比如婴儿脱水时会出现精神混乱、兴奋及昏睡的现象;小学生听觉记忆范围测验会因脱水受到明显影响。而对老人来说,由于老年人水合作用低,口渴感降低,膀胱括约肌松弛,排尿多,因此比年轻人更易脱水。容易引起老年人血液黏稠度上升、血压增加,容易爆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此外,饮水与结石病也有着密切联系。结石是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引起的,而如果大量饮用矿泉水,水中钙、镁、钠、硅等矿物元素,与食物中的酸性物质生成碳酸钙、硅酸镁等会进入肾脏,形成结石。因此,饮水量少或长期喝富含矿物质的水,容易引发结石病。
|
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
![]() |
|